品牌推荐
任岩5分钟前给 九品锅火锅烧烤食材超市 留言
吴先生29分钟前给 COCO奶茶 留言
沈广龙18分钟前给 德克士炸鸡汉堡 留言
宋淇17分钟前给 嬉皮狗 留言
刘宏凰7分钟前给 COCO奶茶 留言
苏小姐24分钟前给 百莲凯美容院 留言
刘30分钟前给 维多克私家侦探 留言
李木子20分钟前给 昂立国际教育 留言
林贤敏14分钟前给 大唐 留言
1330786021916分钟前给 口水鸡排 留言
暂无16分钟前给 颐美 留言
马衍增5分钟前给 新瑞景陶瓷 留言
郭迎辉12分钟前给 非同 留言
王建军30分钟前给 神奇装饰画 留言
张先生23分钟前给 神奇装饰画 留言
张猛先生8分钟前给 老人头汽车美容 留言
27日,在届中法文化论坛“互联网+国内外教育”论坛上,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表示,目前各省市中小学互联网接入率已达74%,350万教师已开展网络教学。互联网与教育的有机结合正在大力促进教育的公平分配。
多年来中国教育发展,“上学难”矛盾已经得到了根本缓解,但好教育资源分配不均问题日益突出,教育公平和质量问题不断凸显。拓展好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当前有限的好教育资源显得格外重要。
刘利民表示,互联网对教育的理念走向和模式影响深刻,通过教育信息化,将好教育资源输送至农村,逐步缩小区域、城乡发展不均导致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让孩子同享教育、有效推动教育公平。
刘利民介绍,当前各省市中小学互联网接通率达74%,73%的学校配有多媒体教室,各省市6.4万个边远地区教学场所实现数字教育全覆盖,惠及400多万农村学生。同时,教育部制定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鼓励教师使用信息技术对学生实施个性化教学,在教育云资源平台上集聚国内外好网络课程,350万名教师开展网络教学。
互联网+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钟秉林在会上发言表示,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使中国教育发展方式正在从过去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展的外部式发展方式转变为高质量和优化结构的内涵式发展。因此,“互联网+教育”在带来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教育国内外化水平提升、现代教学理念普及的同时,也带来更多的挑战。
钟秉林指出,互联网教学对传统教育观念、学生学习过程、教师职业生涯和师资队伍建设、传统教育方式和课堂教学模式等方面带来了严密的挑战。
他认为,互联网教学改变了以往学习规律,将知识获得提前至传统课堂学习之前,知识获取途径的转变也使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学生的伙伴。钟秉林提出,教育工作者应“更新”教学观,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多研发网络教程,参与线上教学,并与线下教学结合,促进好教育资源共享。
同时,钟秉林指出,互联网对传统教育教学管理体制提出挑战,这就要求学校要创新教育和培训管理体制,完善教学质量体系,优化教师考核标准。
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发言 谭笑摄
“网课”不能取代学校
钟秉林特别强调,互联网并不是多功能的,教育工作者需要注意跳出互联网教学误区。他解释,学校办学条件、校园文化、学风等都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课堂教学并不等于学校教育,互联网教学还不能完全取代传统学校。因此,他指出,要注意网络教学应把重点放在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质量、优化教学环境,以及线上线下教学的相互融合。
(责任编辑:qinzhiying)